企业新闻

农业信息化政府主导(农业信息化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发布时间: 2024-06-30 浏览: 51 人次

阐述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及原因

1、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及原因如下:明确工作目标和思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的农业发展必须依托科学技术,并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作为主要农业技术推广目标,政府在制定国家整体战略方面具有主导性作用,农业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环节,需政府把握其整体化的战略局势。充分落实国家及地方政策。

2、包括农作物和动植物新品种,以及高效、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了粮食、禽蛋、肉类和鱼类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纵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只有走科技兴农之路,农业才会焕发出永不消逝的生命动力。

4、提高农民收入:在我国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已经使农村的农业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在农业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农民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并且实现了收入的逐年增长。

国家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第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信息化;第二,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第三,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结合;第四,既要培育竞争机制,又要加强统筹协调;第五,既要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又要加强技术自主研发。

2、国家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方面坚持并重原则,这一方针体现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四个方面。 网络安全问题在网络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复杂性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牵涉到心理、社会、法律等多个维度。

3、其次,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方针,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秩序的基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人民权益和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水平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目录

1、第六章深入研究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探讨了其概念、运行过程以及网络入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第七章探讨系统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分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动力来源。最后,第八章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第九章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2、《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深入探讨了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国外,体系已相对成熟,主要关注于具体技术,如数据库与网络、精确农业、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等。

3、《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研究》是由郑红维和李颙两位作者共同完成的专著。该书作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作品,其ISBN编号为9787511601445。这部研究著作于2010年4月1日首次发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为376页,采用平装形式,开本为16开,适合于深入研究和教学使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三农问题

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民与城市人相比,可获得的资源比较少,比如教育资源,工作机会等等,这就是得穷的越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支持发展的力度还不够。

这些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得现阶段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对立与疏远越来越明显,维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己根本动摇,维护城乡差别的社会环境已根本改变。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稳固、有保障的支持系统。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常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近代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形成不仅有与西方相同的原因,如市场成长、分工深化,更有近代中国特殊的原因。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变迁走过了一条特殊道路。

工业化、城镇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