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农产品加工值和农产品产值比例)
发布时间: 2024-06-21 浏览: 51 人次

农产品加工的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统计情况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全国乡镇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上称,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增速超过25%。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提高到8:1,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从上年底的43%提高到41%。

在农业产业化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呈快速扩张之势,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且经营效益良好。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约为9318 家;至2011 年,这一数量增至20187 家,增幅达到1645%。

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向加工园区、物流节点、优势主产区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01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什么是农产品的增值率?

食品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业的支柱产业,是农产品面向市场的重要后续加工产业和先导型产业,是农产品转化最主要、最便捷的渠道,是提升农产品效益、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最有效、最便捷的渠道。

法律分析:首先水果蔬菜属于农产品,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销售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的税率为11%。因此,销售水果蔬菜的增值税税率是11%。

农产品增值税税率为9%。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农产品,按销售发票和收购发票注明的买价和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如果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的,在领用当期加计扣除1%的进项税,即相当于实际扣除率为10%。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农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有11%、13%和17%三种,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从2017年7月1日以前,农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3%; 从2017年7月1日起,农产品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1%。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增值税税率17%。

面条属于粮食类,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0%。依据如下:《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 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农业产品的征税范围包括:植物类植物类包括人工种植和天然生长的各种植物的初级产品。

经销农产品的一般纳税人按照11%税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只能按照其适用的11%税率或3%征收率开具。纳税人经销蔬菜免征增值税,只能开具免税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宜昌市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羡慕建设的有几个

1、项目强镇、种养富镇、和谐兴镇”的“四镇”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宜昌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三年在党政综合目标考核中位居夷陵区乡镇第一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夷陵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年,宜都市红花套镇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的精神,农业部在省、市相关部门初审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考核评审,认定了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26个,我市红花套镇(宜都蜜柑)榜上有名,本次湖北省共有12个村镇获得认定,宜昌市仅此一个。

3、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有:邵东市廉桥镇、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新宁县黄龙镇、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高州市根子镇、武隆区平桥镇等。邵东市廉桥镇 “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不香”,廉桥因“药”而建,因“药”而兴,被誉为“南国药都”。

4、全市有森林公园10个,其中国家级5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小区)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056家。家庭农场达928家。建成粮棉油高产示范片43个、柑橘标准园10万亩、茶叶标准园5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840栋、规模化养殖场36个。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61%。

社会的哪些改革措施推动中国农业的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对内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启动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在条件成熟地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机器换人”,推出一批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从1947年开始就颁布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后,继续推行改革。到1952年,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一定程度适应了当时社会力的发展,农业经济继续发展。到了1958年,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建立,农业生产力开始衰退。

党在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措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

政策一:三权分置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重点!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