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监管,重点监控水稻、玉米、大豆和油菜种子,确保转基因成分抽检,严防转基因作物种子冒充非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依法查处非法行为。强化标识管理,确保应标必标,标识规范,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违反标识管理规定和程序的,依法予以严厉查处,并及时备案至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在监管过程中,重点关注农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如检验检测、包装标识、产地管理和生产记录等。实施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并举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制度,以确保全面覆盖和精准监管。
3、植物检疫执法是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农业生产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是保障消费者餐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农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农产品达到安全标准。
4、做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工作,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工作,把各项法律制度落到实处,突出抓好监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制度。围绕农产品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逐步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农产品的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等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将法律要求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与管理之中。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明确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健全随机抽查机制,并明确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同时,强调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执法衔接,建立全程监督管理协作机制,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