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讲,工程机械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工程机械超源于农业,发展于军工业。
盾构机的历史可追溯至近200年前,起源于英国,后在日本和德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过去40年中,通过不断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如有效密封、开挖面稳定性、地表隆起及塌陷控制、刀具寿命以及恶劣地质条件下的处理技术等,盾构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徐工起源于1943年。徐工,中国装备工业的标志性品牌,起源于1943年的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台汽车起重机、第一台压路机均在徐工诞生。1989年3月徐工集团成立。
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亦称塔吊,起源于西欧。据记载,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专利颁发于1900年。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1923年制成了近代塔机的原型样机,同年出现第一台比较完整的近代塔机。1930年当时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机,并用于建筑施工。
1、刀耕火种——约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已发展出原始农业。石器锄耕——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先民发明并使用了最早的松土工具——耒耜,标志着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青铜农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虽然较贵,但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铁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铁和畜力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从此农具便发展到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特点的农业也就入精耕细作阶段。在此后的近二千年里,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工具和器具,到元代时种类已达180种以上。
3、中国古代农具的演变历程是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具主要以石、骨、蚌、木等材料制成,分为农耕、收割和加工三大类。农耕类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则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主。随着农业的发展,农具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4、农具的历史演变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采集时代 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采集时代。在那个时期,人类通过寻找野果、狩猎和捕鱼等方式来获取食物。当时,人们并没有农具,而是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石头、木棍等来完成工作。这个时期的农业与农具尚未出现,但人们的狩猎工具奠定了后来农具的基础。
1、集约化增长:与粗放型增长相比,集约型增长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化的基本条件,涉及精耕细作和提高生产效益。 市场化经营循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销售和消费都在市场上实现,这是从自给自足向商品化市场经济的转变。
2、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3、一是技术、二是制度、三是组织形式的现代化。
4、亲,很高兴为您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的基本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您此次的咨询【摘要】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提问】亲,很高兴为您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的基本特点。
5、市场化经营循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作的核心。生产、投入、产出的循环需要在市场上实现,这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农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产品由自给自足向商品交换的转换。
6、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技术、制度和组织形式的现代化。首先,技术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这意味着要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包括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D 试题分析:A、B、C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D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耕作方式。故选D。点评:古代农业经济有三个特点需要把握: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2、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主要有:(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2)“石器锄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D 试题分析: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AB项是商周时期社会的耕作方式,主要工具是耒耜等耕作;C是原始农业耕作方式,排除C项;D项是在战国以后,铁制农具出现,牛耕产生,以铁犁牛耕为基础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成为了主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