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国标农产品加工(国标农产品加工企业)
发布时间: 2024-06-08 浏览: 50 人次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1、农药残留安全标准解读:在我国,农药残留的法定安全标准设定为每百万克食品中不超过1毫克农药,即1ppm。 安全标准的实际含义:这一标准意味着,在每100万克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1克。从数值上判断,这一标准保障了消费者食品安全。

2、法律分析:目前,我国的农药残留安全标准是1ppm。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每一百万克蔬菜中,允许残留1克农药。单从这个数字来看,还是比较安全的。因此,蔬菜的农药残留值大于这个标准,就算是超标了。

3、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农业农村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以下称2021版GB 2763),该标准于2021年9月3日起正式实施。

4、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茶叶质量,国家制定了茶叶农残标准,具体要求如下: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还应符合健康标准。茶叶重金属残留限量标准: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还应符合健康标准。

5、新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首次突破1万项,达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近2倍。与2019版相比,新增农药品种81个、残留限量2985项。

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2),本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22号) 于2012年11月16日公布,从2013年3月1 日起执行,以前相关的其他标准一律作废,目前全国仅以此为唯一标准。

《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废弃物存放,废水以及其它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的风险;制定一套产品安全备用计划;(二)农业投入品 农业投入品包括种子、农药、肥料、农业用水、农膜及机械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着重对种子、农药、肥料、农业用水等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与品质的投入品的使用进行规定,重点监控。

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一种通过编码和跟踪手段,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信息透明的管理系统。它旨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良好农业规范(GAP)是一套国际认可的农业生产标准,强调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对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卫生、生态、管理等有严格规定。

制定了大田作物、水果与蔬菜、牛羊、奶牛、生猪、家禽等生产的良好农业规范。

本规则规定了获得和保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所应遵守的程序和要求。2范围本规则适用于认证机构开展作物、水果、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家禽生产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活动(水产品、花卉等另行规定)。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限量标准,根据我国《GB13072-2006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 μg/kg 。根据2011年最新出台的《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限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玉米及其制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国家标准规定为不超过20g/kg。同时,对于饲料中的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定,不超过50g/kg。这些限量的制定旨在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避免玉米赤霉烯酮对食品和饮食的负面影响。

不超过500μg每千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μg每千克。玉米赤霉烯酮,又名F-2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O?,是一种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50ppb 赤霉烯酮:≤500ppb 呕吐毒素:1000ppb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

赤霉烯酮:≤500ppb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2-2006)》规定配合饲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为500ppb。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用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农作物上,可以促进烟草花芽和冬小麦穗的发育,提高玉米的抗逆、抗病能力。但是该药物耐热性极强,需要在110℃以下处理1-2小时左右才能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