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亚洲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几)
发布时间: 2024-10-19 浏览: 16 人次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出路是什么意思

1、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出路的意思是农业的前途、方向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新的标志。

2、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机械化。1976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中提到,当时有一些极端的声音将矛头直指机械化人多地少,不用机械化,殊不知现在的状况刚好相反,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如何用更少的人力耕种更多的土地,成为一大难题。

3、确实农业的出路是机械化,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

4、农业的出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效率,建议在农村选用田园综合体的模式来发展农业,此模式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农业的含义:把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叫做农业,它是第一产业。

拖拉机发明历程

后来随着蒸汽机制造技术的进步,1856年法国的阿拉巴尔特发明了最早的蒸汽动力拖拉机。出现了小型化的蒸汽发动机,把它安装在车辆底盘上驱动车轮行驶,使它能够从地头开进田地里直接牵引农机具,这才诞生了拖拉机。

世纪中叶,欧洲的农业机械发展迎来了重大突破,法国阿拉巴尔特和美国R·C·帕尔文分别在1856年和1873年发明了最早的蒸汽动力拖拉机,开启了动力型农业机械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人们尝试用蒸汽机牵引农机具进行耕作,但早期的蒸汽拖拉机因体积大、力量过猛而无法用于田间作业。

蒸汽动力拖拉机的诞生:1856年,法国的阿拉巴尔特和美国伊利诺斯州的R·C·帕尔文分别发明了最早的蒸汽动力拖拉机。这些早期的拖拉机与蒸汽机汽车相似,但拥有更大的马力和更慢的速度。

拖拉机:法国的阿拉巴尔特和美国伊利诺斯州的R·C·帕尔文分别在1856年和1873年发明了最早的蒸汽动力拖拉机。低速货车:我国农用运输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变速器不同 拖拉机:拖拉机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

世界上第一台手扶拖拉机是由美国人在1904年制造的。到 1920年前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用手扶拖拉机从事菜园、果园、苗圃及小块农田的作业,所以当时称它为“园圃拖拉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战后经济恢复期的 1946年才开始逐步推广。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最早出现的机械化的农业设备是蒸汽拖拉机。他们采用安全性不高,容易爆炸及困惑驾驶员的蒸汽引擎,使用履带驱动。这些机器在1920年代由于内燃机的推行而逐步淘汰。现代农用拖拉机通常有四个脚踏板供驾驶者操纵。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的几个方面的特点

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很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亚洲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答案】:C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1)小农经营;(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4)水利工程大。故选C。

特点: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D 试题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生产,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通过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故选D项。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学生只要能结合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在亚洲,水稻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小农经营模式。每个农户因人均耕地有限,一般种植的水稻面积少于1公顷,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分散的经营方式使得每户的稻谷总产量有限,尽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相对较低。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是中亚五国的传统主导产业。这一特征一方面与其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有关,另一方面,在前苏联时期的地区分工中,中亚国家主要以农业、矿产和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业为主,形成了较为简单的产业结构。从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光热资源丰富。

光热资源丰富 中亚地区位于远海洋的内陆区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夏季白天气温通常在27度以上,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为2000-3000小时。这些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特别是在灌溉条件下,农作物基本能够保证收成。

中亚主要是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是典型的干旱少雨气候区,与我国的新疆一样。冬夏分明,冷热悬殊。夏季白天气温一般都在27度以上,日温差大。

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全年降水少小于300mm,夏季降水比冬季多.雨热同期.成因:深居大陆,距海远,有帕米尔高原等,周围地势较高,水气难以达到.影响就是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稻等农作物不易种植.中亚是种棉花的,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灌溉.中亚棉花种植比较发达。

高中地理会考农业类型

1、一些农作物的分类;在温带,基本上所有农作物都是春季播种、夏季成长、秋季收获。南半球将季节对应成相应的月份。热带生长的作物,是不会拿来考的,因为热带没明显的季节之分,作物任何时候都有收获。寒带作物少,也不会考。记住2里面的一些特殊案例。如冬小麦是冬天播种,春季收获。

2、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逐渐增加;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3、混合农业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4 传统工业区 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这类地域以种植农作物为主,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主要分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 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地域类型主要以饲养牲畜为主,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业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