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专业拥有农林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微机系统与单片机等实验性质,因此需要看计算机应用、林业工程、以及农业方面的书。
本书《面向21世纪农业工程技术丛书》的其中一册,深入探讨了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
《都市农业信息化概论》是由张娜和潘娟两位作者共同编著的一本专业书籍。该书属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中的一员,具有ISBN号码9787109154995。它于2011年4月1日首次发行,标志着第一版的问世。全书共241页,采用平装形式,开本为常见的16开,适合阅读和收藏。
《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不仅适用于全国农业推广硕士的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适用于致力于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应用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希望了解此领域的技术人员,是他们的宝贵参考资料。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省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部级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采用大16开版式,彩色封面。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农业部主管,国家一级农业期刊,1995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包括专题论述、农业开发、农机合作组织、三农论坛、产业分析、技术推广、农机管理、农业工程、试验研究、交流园地等。
中国农业科学是复合因子为021,综合影响因子达044,于1960年创刊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这本期刊目前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乡村科技》(月刊)创刊于2010年,聚焦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推广实用技术,介绍致富经验,普及科技知识,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农村科技》作为新疆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省级农业技术类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新疆同类期刊中发行量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双优科技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创刊于1980年,覆盖农业经济活动与关系,是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之一,月刊,ISSN:1000-6389,CN:11-132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创刊,关注人文社科成果,涉及农村社会等多个领域,双月刊,ISSN:1671-7465,CN:32-1600/C。
农业期刊有很多种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土壤学、农业工程等领域的论文。
1、该书编撰遵循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简洁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详细讲解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当前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灵活选择和深入讲解关键内容,如有条件,可配合实验和实习,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内容遵循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简洁性和完整性原则,重点介绍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校可根据需要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讲授,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实验和实习,以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智慧农业导论:介绍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农村信息化:介绍信息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农村电商、移动支付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介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其标准,以及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方法。农业物联网技术:介绍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等。
4、- 智慧农业导论:了解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 农村信息化:学习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如电商、移动支付等,认识信息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评价方法,保障食品安全。
5、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分为上下两编,共计18章,致力于全面介绍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
6、你好,农业知识综合一(科目代码:339)包含遗传学、 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生态学三部分考核内容。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革新,以提高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并确保食品安全。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通过使用智能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农业机械,实现农田管理的自动化。这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
【答案】: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经营及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服务网络化: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包括农业知识传播、市场信息发布等,使农业信息更加透明和高效。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开发和整合农业领域的信息资源,包括病虫害监测、市场趋势分析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服务网络化:构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包括农业知识普及、技术咨询、市场信息发布等,使农业信息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帮助农民增收。 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挖掘和整合农业领域各类信息资源,包括科研、教育、市场等多方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通过使用智能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农业机械,实现农田管理的自动化。这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采用电子交易方式,提供包括政策、市场、资源在内的各类信息。
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例如,农田灌溉和水泵抽水的控制,以及畜禽棚舍环境的测控等。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如建设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现代交易方式试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市场、政策、资源等信息。
《亚洲农业研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探讨的内容是当今世界农业学界提出的重点论题,涉及农业保险,养老金,卫生保健等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现存的和新出现的农业经济不平等问题;以亚洲为主的一系列新兴市场经济农业大国占取的优势地位。
《亚洲农业研究》(Asian AgriculturalResearch, ASAR)是一份由普罗维登斯美中文化出版的学术杂志,于2009年6月创办。杂志的编委和编辑来自于北美、亚洲、和欧洲等多国的专家和学者。ASAR严格按照国际期刊的运作模式进行运行,实行双向匿名评审。
综上所述,《亚洲农业研究》杂志致力于搭建一个集学术探讨、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与教育提升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以满足农业研究学者、涉农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农业决策人员的需求,共同推动亚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亚洲农业研究》着重报道农业经济、土地科学、资源与环境以及农业生态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此外,该杂志偶尔也会发表针对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报道。